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3月6日,梧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专题培训。会议由市电教站站长范宇主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剑彪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会议特邀梧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市科协兼职副主席、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庞光垚博士作专题报告。全市教育系统200余名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庞光垚博士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AI浪潮下的教育新挑战与机遇》为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大模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图谱,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提质增效作用。他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海量知识库,已具备类人的逻辑推理与生成能力,能够精准识别教学需求,动态优化学习路径。庞光垚博士还结合课堂教学场景,现场演示了AI生成个性化教案、智能诊断学情等应用案例。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服务于师生成长,而非简单替代传统教育。庞光垚博士建议,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重点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将AI工具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新动能。同时,他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技术应用中要筑牢伦理防线。
梧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庞光垚教授授课
王剑彪副局长在会上就科学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有效路径。王剑彪指出,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一是要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要深化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三是要加强科学教育队伍建设,四是要改善科学教育办学条件,五是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六是要强化科学教育保障机制。
梧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会议
会上,梧州高级中学和梧州市第十七中学分别就近期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方面的探索进行了经验分享。市教科所书记李永坚和技术专家庞光垚分别从教育教学应用和技术层面进行了点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梧州市在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