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历史学科中考备考策略,凝聚教学智慧,做好中考冲刺,2025年6月4日,梧州市九年级历史学科第二次模拟考质量分析暨中考备考推进会顺利召开。梧州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莫海林主持会议,梧州市2025年中考备考中心组成员及全市九年级历史教师参加会议,并围绕二模考情与备考策略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梧州市第七中学雷欢老师对二模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剖析。她指出,本次考试突出“素养立意、能力为重”的命题导向,试卷结构科学合理,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覆盖,又强化历史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选择题融合基础性与创新性,材料题则以新颖的选材和多元的设问,着重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史料解读与现实关联能力。雷欢老师指出,部分试题因涉及跨学科思维与高阶能力要求,学生作答时暴露出知识迁移不足、答题逻辑混乱等存在问题。
梧州市第七中学的雷欢老师作九年级二模考试质量分析
随后,梧州市培文学校结合学生答题痛点,提出“强化图文转化训练,构建历史与现实的思维联结”的教学建议,倡导通过情境化设问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现实意义。梧州市第十六中学针对学情差异,分享了“分层复习+个性化辅导”模式,助力不同层次学生提升解题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疏导,激发备考积极性。梧州市第一中学介绍了“专题整合+规范训练”的备考路径,以主题式复习梳理知识脉络,通过每日基础小测与每周专题背诵巩固核心内容,并针对论述题推行“结构化答题模板”,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梧州高中则结合新课标理念,分析了“无情景不命题”“跨学科融合”等命题趋势,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多学科思维,通过“小切口切入、大单元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从具体史实中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
莫老师教研员在总结中强调,中考备考需紧扣“课标为纲、教材为基、能力为本”的原则。他指出,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标,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从“碎片化记忆”转向“结构化认知”,尤其要关注教材目录与时政热点的联结,提升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针对能力培养,莫老师提出“三阶能力提升法”:初级阶段强化信息获取与基础概括能力,中级阶段侧重分析比较与逻辑推理训练,高级阶段聚焦探究论证与小论文写作。他特别强调答题规范性的“模”与“脱”——基础薄弱学生可先掌握常见设问的答题模板,确保答题结构完整;能力较强学生则需超越模板束缚,根据题意灵活调用知识,实现从“标准化作答”到“个性化表达”的进阶。
最后,莫老师教研员动员全体教师:“越是冲刺阶段,越要回归教育本质,教师既要以科学的训练提升应试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鼓励与信任激发内在动力。”
此次会议为全市历史学科中考备考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分析会为契机,精准施策、深耕细作,走好中考冲刺的最后一公里,聚焦关键问题,优化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在历史中考中书写满意答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