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要闻

培育积极心态  增强心理韧性

——记梧州市第七中学2025年“5·25”心理情景剧比赛

2025-06-05 09:15     来源:梧州市第七中学     作者:吴宇萍 张晓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深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自我调适能力,营造积极、阳光、和谐的校园氛围,梧州市第七中学于2025年6月3-4日在弘德楼一楼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的心理情景剧比赛。

    十八部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剧目,如同一面面棱镜,折射出青春心灵在成长风雨中的困惑、挣扎与最终闪耀的韧性光芒。舞台之上,年轻生命演绎的故事,成为校园里一场直抵人心的心灵探索之旅。

困局与突围:直面心灵成长的荆棘路

    本次展演剧目选题紧贴当代校园生活的真实脉动,敏锐捕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焦点议题:虚拟迷途:《网络困局的爆发与转机》 与 《谣云》深刻揭示了网络依赖与谣言传播带来的心灵窒息,而 《谣言吸尘器》则展现了澄清真相、净化环境的集体智慧。关系迷宫:《误会如雾》拨开沟通的迷雾,《聚焦孤独与沟通》则努力搭建起孤独心灵间的理解桥梁。内在风暴:《情绪总动员》与 《情绪便利店》生动演绎情绪管理的起伏跌宕,《我们也有烦恼》直率袒露平凡少年的学习心事。标签与暴力之痛:《撕开标签》奋力破除刻板印象的枷锁,《制止校园霸凌》 发出有力呐喊,《在暴力与冷漠中凋零》则以警醒之姿,呼唤关注与援手。压力与身份探索:《做学习的主人》探讨学业重压下的自主权,《摘下面具》鼓励真诚面对自我,《他与她的告白》展示青春期的困惑与成长,《是谁杀死了他》引发对心理困境的深刻反思。希望与疗愈:《走出阴霾》点亮穿越黑暗的微光,《假如》激发改变现状的勇气,《校园里的“小太阳”》更以温暖的互助故事,映照出积极心态的感染力。

舞台即课堂:沉浸体验中培育韧性之根

    区别于传统说教,心理情景剧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代入感与情感冲击力。当《聚焦孤独与沟通》中角色最终打破沉默,当《走出阴霾》的主人公在同伴支持下重展笑颜,台下师生无不为之动容。这种“身临其境”的共情体验,让“心理韧性”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触、可学。同学们在观演中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在角色克服困境的历程中,直观汲取了应对挫折、转化情绪的智慧与方法。

韧性之花,向阳而生

    “这些剧演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甚至是我自己经历过的迷茫,”一位高一学生在散场后感慨,“看到他们最终找到方法走出来,我好像也多了份力量。” 正如评委老师在总结中所言:“舞台上的每一次‘转机’,每一次‘撕开标签’,都是对积极心态最生动的诠释。我们期望通过这方心灵舞台,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困境并非终点,而是心理韧性生长的起点。”

    幕布虽已落下,但培育积极心态、锻造心理韧性的探索永不停歇。这些源自生活、凝练于舞台的故事,已化作颗颗种子,悄然播撒在年轻心田。当同学们在现实中遭遇各自的“网络困局”或“情绪风暴”,舞台上的那束光——那份在困境中寻求转机、在脆弱处生发力量的勇气与智慧——将成为他们内在的指引。心灵舞台永不落幕,每一次对自我与他人的真诚理解,都是韧性之树无声拔节的回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