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要闻

梧州市2025年高考平安落幕

2025-06-09 22:25     来源:梧州市教育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6月9日18:15,随着生物学科目考试终考铃声响起,为期3天的高考圆满落下帷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考机构全力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圆满实现了“三无三稳”的平安高考目标任务。今年高考,我市考试组织严密、考务管理规范、考场秩序井然、考生服务周到,没有发生试卷失密泄密等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出现群体性作弊等重大违规事件,没有发生因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影响考生参考的情况。

强化统筹调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考工作。蒋连生书记多次关心过问高考备考和准备工作情况,并在高考首日再次指示要“抓好考风考纪,确保平安高考”。6月4日,李振品市长、苏颖副市长一起到市保密室和市区考点实地调研高考准备工作,李振品市长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确保高考组织保障工作顺畅高效、平稳有序,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高考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市早谋划早部署,全力做好高考各项准备工作。4月27日,在全区教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教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苏颖副市长对今年高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护航平安高考。5月7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黄恩部长组织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优化考生服务,全力以赴确保平安考试。高考首日,苏颖副市长到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进行网上巡查,并通过视频系统随机巡查全市考场。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映霞考试期间坐镇市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全程指挥。

强化责任落实,全面维护考试安全

高考前后,全市上下严格落实考试安全管理规定,防范化解考试安全风险,确保高考平安顺利。

一是强化试卷安全保密。试卷实行安全闭环管理,印发高考试卷保密方案,教育、保密、公安、邮政、招生考试等部门对试卷押运、交接、保管等环节实施全链条智能化监管,落实保密“一把手”负责制、试卷保密室“双人双锁”、24小时四人值班、工作人员出入保密室登记等制度,对试卷运送、整理、保管、分发、回收等重要环节全程监控,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二是强化考务安全管理。聚焦“选聘+培训+监督”全环节,严格落实回避制度、涉考人员资格审查制度,严选出近3千名涉考工作人员。围绕考务新规、保密管理、舞弊识别、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通过网上学习培训考核、案例教学、实操演练、警示教育等方式强化实战技能,确保全员“懂政策、会操作、零失误”。每场考试结束前及时收集缺考、违纪等数据,及时复盘每场考试问题,发放考务工作提示单,保障考务规范流畅。结合考生安检、考试情况及高温、强对流天气等情况,每半天给学校发出应考温馨提示,方便学校指导考生安全赴考,规范应考。

三是加强考点标准建设。紧盯防范手机等高科技作弊,采用多种技术手段防范考试作弊行为。规范落实“2+1”安检,完成智能安检门的升级,新购置5G屏蔽器、手持金属探测仪、对讲机,实现所有考点考场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安检门、5G信号屏蔽器、考场智能巡查系统等防范高科技作弊安防设备全覆盖。今年还新采用考场智能巡查技术,有效打击考试作弊行为。

四是开展诚信宣传教育。5-6月开展以“执诚信之笔作答”为主题的诚信考试教育宣传月活动,免费发放《高考助学手册》1万册、《致全市高考考生的一封信》2.5万份,组织所有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和《严禁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告知书》,学习《考生守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刑法修正案(九)》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考生诚信参考。

五是聚焦考点巡考督查。考试期间,市教育局抽调精干力量到市辖区各考点巡考,监督、指导考点学校规范考务工作。同时,选派市直管高中教师组成的巡考队伍分赴各县(市)考区进行巡考,从严抓细做好考务组织工作。各级纪委监委驻教育局纪检组全程监督考试组织和考风考纪,确保组考规范和考风考纪良好。

强化部门联动,着力优化考试环境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协调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考前,市招生考试院全面梳理了今年高考全过程工作,系统分析了在领送卷、安检、组考、自然灾害、舆情管控及其他突发状况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并提出了一一对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形成试卷保密、入场安检等专项方案预案。自5月起,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门联合对各考区、考点进行了两次全覆盖督查,教育、招考部门分级分期组织开展校-县-市三级考前检查,分阶段对外语听力设备、安检系统等关键点位开展多轮检测,确保考试安全实施。

二是加强协同联动。全市各部门深入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防范和打击无线电设备、手机作弊”等六大专项行动,为平安高考保驾护航。宣传、网信、保密、教育、公安等14个部门派出精干力量到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集中值守,及时妥善处置高考突发事件。

三是加强环境治理。住建部门派出监督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巡查建筑工地18个,发出整改通知书2份。城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执法车辆33辆次,整治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清理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劝阻广场舞活动、高音喇叭使用等行为,全力保障考点周边环境的整洁、有序、安静。特巡、交警、辖区派出所等部门形成联动响应机制,排查考点周边治安场所403家、考点周边考试机构4家,整治治安乱点9处,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3处。文广体部门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场所12家次,强化娱乐场所监管。同时,全面暂停考点周边娱乐场所大型活动审批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噪音污染,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

四是保障考试平安。气象部门每天实时发送精准到18个考点、分时段的天气信息,并提供灾害性天气发展趋势意见和减灾建议。无线电部门出动技术人员55人次,移动监测车15车次,启用监测设备30套次,启用固定监测站8个,监测时长627小时,有效阻断外部信号干扰。供电部门配置21支应急队伍、356名保供电人员现场值守巡控,50台抢修车、7台发电车、16台发电机(UPS)全天候待命,开通用电“绿色通道”。电信部门出动维护人员648人次,维护车辆162辆次,巡检光缆线路3.7皮长公里,对各考点进行一日二巡检,确保全市考点通信运行正常。

强化考生服务,用心营造暖心氛围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为目标,坚持考生为本、考生至上理念,积极开展“高考护航”行动,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及时解决考生的急难愁盼。

一是着力营造温馨氛围。宣传部门携手主流媒体,发布《关于加强2025年高考期间噪声管理的通告》《“静音护考”倡议书》《致全市高考考生的一封信》等信息,营造稳定和谐的高考网络环境。

二是大力保障考生健康。优化考试服务,加大对残障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为10名符合条件的高考残疾考生提供了相应的合理便利措施。卫健部门投入医务人员18人次、救护车6车次,接诊考生和考务人员16人次,并指导考点学校落实专项防疫措施,为3名肺结核考生安排备用考场,把好高考“健康”关。市场监管部门开启“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全域治理”三位一体全链条高考护航模式,出动执法人员517人次抽取891批次食品样品进行快速检测,检验结果均合格,保障186103人次的就餐安全。

三是全力开展爱心护考。全市广泛开展“高考护航”活动,为考生参考保驾护航。公安部门累计出警3770余人次,出动警车1716辆次,发布路况信息和交通提示15次,在全市设置116个临时执勤点,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为满足考生临时制证需求,设立考生服务点18个,启动临时居民身份证明“立等可取”快速办理机制,为考生加急办理身份证件11个。市交通运输局协调468辆次公交车为2000余名考生提供接送服务,组织245辆出租车参加“黄丝带爱心送考”公益活动,通过95128约车热线平台匹配车辆69车次、服务考生243人次。

接下来,高考将依次进入成绩公布、志愿填报等阶段。市招生考试院将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公益活动和进校巡回讲座,通过电话、现场咨询等形式,加强高考政策宣讲解读力度。各高中学校也将加强高三教师培训,提高志愿填报指导水平,更好地助力考生圆梦理想大学。同时,我市还将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权威考试信息,回应加分政策、志愿填报等社会关切热点,打击虚假、有害宣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